您当前位置:瓷都廉政网-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瓷都廉政 >> 浏览文章
市纪委市监委:我学、我讲、我干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实”下去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景德镇市纪委市监委以“我学我讲我干”为抓手,把学习党史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实”下去。
身体力行“我先”提“高度”。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饶华东同志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成立3个工作组。连续召开常委会、部署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出台6个相关文件清单,在3个专案组、5个巡察组一共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邀请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党建专家,为全系统59名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做到人员全覆盖、责任落到底、学习不走样。注重发挥“头雁效应”,班子成员做到“七个带头”,带头研究部署、带头开展专题学习、带头开展讲党史专题党课、带头开展宣讲活动、带头开展走访慰问、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头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饶华东同志先后到机关5个党支部和4个临时党支部参加学习讨论,两次讲授党课;6月22日,主持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调度推进市委巡察机构和4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上下同心、步调一致、各显特色。
扎实深入“我学”增“厚度”。将党史作为市纪委常委会必学内容,畅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路线,打造“正面典型+反面警示”教育模式,做实做细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做实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市纪委常委会学习12次,中心组或读书班学习6次。线上通过瓷都廉政网、瓷都清风等平台及时更新推送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打造党员干部碎片化学习党史的“线上”微课堂;线下依托瓷都特色红色资源,先后到乐平市红十军旧址、浮梁县新四军整编旧址等地,开展参观革命旧址、编印红色读本、诵读红色家书、观看红色电影、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红色走读”活动,向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大力弘扬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梳理近年来查办的12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汇编,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2万多名干部学习,3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撰写心得体会。
生动鲜活“我讲”拓“深度”。开设“机关大讲堂”,开展“书香满机关,阅读伴我行”“传承红色基因,我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贡献”等活动,书记带头、党员轮流上台讲党课、谈体会,做到人手一篇。为涵养廉洁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打造红色题材精品,拍摄主题视频作品8个,撰写文字作品12篇,党史故事视频《一只砂锅与一个银元的故事》相继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网客户端等刊发。将红色革命历史故事、纪检监察故事搬上舞台,6月21日,举办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学党史、庆华诞、展风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有传诵革命家方志敏崇高精神的《方志敏在篁坞》《清贫颂》;有毛风细雨当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月光底下当白天,展现“荷塘精神”的《进军荷塘》;有揭开浮梁县纪委县监委收到的《一封举报信》的真相;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合唱《我宣誓》;有象征纪检监察干部是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确保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啄木鸟》,580多名党员干部全面释放“红色动能”。不定期开展知识测试,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市主题知识竞赛,5人获奖。
用心用情“我干”添“温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把企业家请进来帮助找问题、走出去替群众办实事等方式,围绕党中央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验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纠四风树新风等11项内容,组织5个调研组,深入6个县区、22家市直单位、32家企业等开展大调研,出台《监督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试行)》《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开展多次专项监督,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0起,处理89人,党纪政务处分60人;处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45余起,问责4个党组织和31名党员干部。以信访举报宣传周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信访举报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网络“七进”活动,推行“县级干部周二接访”制,实行带件下访、主动约访,成功化解信访件12件,解决群众疑难诉求81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巡视反馈安泰保障性住房小区延期交房一年多的问题,通过及时约谈主责部门,督促市政施工,让几百户群众顺利拿到了房屋钥匙。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向阳岭社区、后街村、迎宾大道等地,解决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小修小补、孤寡老人帮扶等各类实事40余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身体力行“我先”提“高度”。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饶华东同志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成立3个工作组。连续召开常委会、部署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出台6个相关文件清单,在3个专案组、5个巡察组一共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邀请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党建专家,为全系统59名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做到人员全覆盖、责任落到底、学习不走样。注重发挥“头雁效应”,班子成员做到“七个带头”,带头研究部署、带头开展专题学习、带头开展讲党史专题党课、带头开展宣讲活动、带头开展走访慰问、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头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饶华东同志先后到机关5个党支部和4个临时党支部参加学习讨论,两次讲授党课;6月22日,主持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调度推进市委巡察机构和4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上下同心、步调一致、各显特色。
扎实深入“我学”增“厚度”。将党史作为市纪委常委会必学内容,畅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路线,打造“正面典型+反面警示”教育模式,做实做细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做实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市纪委常委会学习12次,中心组或读书班学习6次。线上通过瓷都廉政网、瓷都清风等平台及时更新推送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打造党员干部碎片化学习党史的“线上”微课堂;线下依托瓷都特色红色资源,先后到乐平市红十军旧址、浮梁县新四军整编旧址等地,开展参观革命旧址、编印红色读本、诵读红色家书、观看红色电影、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红色走读”活动,向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大力弘扬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梳理近年来查办的12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汇编,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2万多名干部学习,3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撰写心得体会。
生动鲜活“我讲”拓“深度”。开设“机关大讲堂”,开展“书香满机关,阅读伴我行”“传承红色基因,我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贡献”等活动,书记带头、党员轮流上台讲党课、谈体会,做到人手一篇。为涵养廉洁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打造红色题材精品,拍摄主题视频作品8个,撰写文字作品12篇,党史故事视频《一只砂锅与一个银元的故事》相继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网客户端等刊发。将红色革命历史故事、纪检监察故事搬上舞台,6月21日,举办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学党史、庆华诞、展风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有传诵革命家方志敏崇高精神的《方志敏在篁坞》《清贫颂》;有毛风细雨当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月光底下当白天,展现“荷塘精神”的《进军荷塘》;有揭开浮梁县纪委县监委收到的《一封举报信》的真相;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合唱《我宣誓》;有象征纪检监察干部是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确保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啄木鸟》,580多名党员干部全面释放“红色动能”。不定期开展知识测试,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市主题知识竞赛,5人获奖。
用心用情“我干”添“温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把企业家请进来帮助找问题、走出去替群众办实事等方式,围绕党中央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验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纠四风树新风等11项内容,组织5个调研组,深入6个县区、22家市直单位、32家企业等开展大调研,出台《监督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试行)》《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开展多次专项监督,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0起,处理89人,党纪政务处分60人;处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45余起,问责4个党组织和31名党员干部。以信访举报宣传周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信访举报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网络“七进”活动,推行“县级干部周二接访”制,实行带件下访、主动约访,成功化解信访件12件,解决群众疑难诉求81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巡视反馈安泰保障性住房小区延期交房一年多的问题,通过及时约谈主责部门,督促市政施工,让几百户群众顺利拿到了房屋钥匙。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向阳岭社区、后街村、迎宾大道等地,解决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小修小补、孤寡老人帮扶等各类实事40余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