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我市文章《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9日 点击数:

编者按: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第20期刊发我市文章《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全文如下: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我市文章《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廖良生
       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被誉为千年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就列为京师外四大名镇之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了高超的制瓷技艺,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守护窑火千年不熄,瓷器形意中蕴含的廉洁文化基因奠定了景德镇清明朴拙的城市底色。
       因瓷得名  荣耀千载
       景德镇,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唐武德四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据《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此时烧制的器物虽称之为“陶”,质粗而糙,且只作为日常用具,但已大抵属于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景德镇的冶陶史由此定格在2000多年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向南迁移,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经济因此发展迅速,景德镇的制瓷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陶器转为生产瓷器。到唐高祖武德年间,新平瓷业有了长足进步。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 。《浮梁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霍仲初等制器进御。” 历史发展到宋代,对于景德镇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代。彼时,景德镇家家制瓷,仅烧窑口就有300多处,可谓是“村村陶埏,处处窑火”。据《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二景德窑》记载,在宋真宗景德年间烧制的瓷器,瓷土白腻,颜色滋润。宋真宗闻之,便要为皇家烧制御用瓷器。当时烧出的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宋真宗颇为喜爱,于是颁诏将新平镇改为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款识也换成了“景德年制”。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我市文章《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馆陶瓷民俗展示区
       因瓷而盛  蜚声中外
       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创新。景德镇瓷业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创新与突破。在制瓷技艺上,宋代创烧了白里泛青、莹润素雅的“影青瓷”,使“景德窑”不胫而走、天下皆闻,从此跻身于全国名窑之列。元代创烧了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结束了我国只能烧素瓷的历史。明、清两代先后创烧了斗彩、五彩、甜白以及郎窑红、美人醉等一系列名瓷。民国时期“珠山八友”将中国画的技法运用于陶瓷装饰,一领风气之先。在生产管理上,元朝设立“浮梁瓷局”,开创了瓷政先河。明朝创办御窑厂,对陶瓷生产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分工,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按照流水线作业完成,催生了我国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清朝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用瓷放入民窑中搭烧,促进了民窑的较快发展。
       《天工开物》有言,陶瓷制作“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很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明清两代,为确保景德镇御窑厂瓷器质量,朝廷有严格的挑选标准,稍有瑕疵便打碎掩埋。瓷器堆成的“珠山”屹立至今,被视为陶瓷界的“珠穆朗玛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陶瓷工业的发展,实现陶瓷生产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广大陶瓷职工克服文化水平低、技术资料不全、钢材等金属材料匮乏的困难局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土洋结合,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了重大成绩。据统计,仅1958年至1960年共有1100多项革新成果,被推广的有880多项。正是这种“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的创新精神,使景德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景德镇瓷业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南宋时北方连年战乱,大批陶工纷纷南迁,景德镇帮助他们融入陶瓷生产。元代时,引进并采用波斯青花釉原料。清康熙年间,引进西洋珐琅彩料,并借鉴了欧洲油画装饰技巧。在陶瓷贸易方面,明清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开拓了市场,并使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远销到欧洲、非洲,形成“陶舍重重依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壮观景象。开放包容的博大情怀,促成了来自祖国各地的陶瓷创业者们和谐共处,大家互通有无、求同存异,形成了创业者们共建美好家园的相互包容、和谐共荣的景象,最终汇成源远流长的景德镇陶瓷文化。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我市文章《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匠人正在制作瓷器
       因瓷生廉  穆如清风
       景德镇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千年窑火,犹如凤凰涅槃,催生出灿烂的陶瓷文化。2000余年陶瓷文化所孕育的质朴的廉洁文化,也让人耳目一新,为之惊叹。景德镇瓷器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闻名于世。这四大特点,自古以来,就被形象地诠释成从政为官之根本,指引着景德镇各时期的官员一路前行。白如玉,意寓为官清白;薄如纸,警示如履薄冰;声如磬,旨在言信行果;明如镜,隐喻政治清明。
       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其中青花瓷以其瓷色釉素雅、输出范围广、存世数量大而成为四大名瓷之首。青花有莲,谐音清廉。古时一些精神高洁之人士把清正廉洁当成做官之根本,在其把玩、收藏的古玩器物之上,经常有以清廉为标榜的主题,其中在青花瓷中绘以莲花图案最为常见,寓意就是清廉、高洁。如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束莲纹大盘,盘沿内敛,圆唇,弧腹,矮圈足,细砂地无釉,盘心画有一束莲纹,寓意“一品清廉”。再如清康熙时期青花缠枝宝相花纹大盖罐,唇口,短颈,圆肩,深腹,浅圈足,盔式盖,造型高大挺拔,器身通体绘画青花缠枝莲纹,因“罐”谐音“官”,故寓意“为官清廉”。另如清乾隆时期青花缠枝莲纹花盆,敞口,口沿外折,直腹,平底,下接五个长条形矮足,通体饰缠枝莲纹,寓意“一身清廉”。
       景德镇制瓷技艺、陶瓷文化在明清两代达到顶峰,专为监督瓷器生产设置督陶官,在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共有督陶官109人。作为朝廷官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勤政廉政的典范,为后世所称道。其中,主持窑务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成绩最卓著的就是唐英。
       唐英,字俊公,雍正六年任督陶官。身为五品钦差大员,他褪下官服,换上窑工衣衫,“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很快熟悉了制瓷的各种工艺,由一个完全不懂陶瓷制作的门外汉变成了精于此道的陶艺家。乾隆八年,六十二岁高龄的唐英编成了《陶冶图编次》,图文并茂,将繁杂的制瓷工艺梳理为二十项流程,全面介绍了陶瓷生产的过程,这是我国有关陶瓷制作工艺过程的第一部系统著作。
       作为内廷京官,唐英有直接面圣的特权,地方官员自然逢迎亲近,但他始终以廉律己。他在自己撰写的《陶人心语》中这样告诫自己“忍为天下古今之美德……忍于货利则清心寡欲,可以立节全名”,可见其立志清廉之心。“操故清洁,囊无余资,所得养廉自办公而外,由手足以迄亲党故旧之贫乏者,群沾余润焉。历外虽久,不植家人生业”,清代名士沙上鹤对唐英身居要位却无产无业的品行钦佩不已。
       近年来,景德镇市充分挖掘陶瓷历史人文、人才技艺等优势资源,通过文艺景观、文乐活动、文创产品,有效推动了廉洁文化与陶瓷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廉洁文化陶瓷艺术固化于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依托,设立陶瓷廉洁文化展室;以御窑厂遗址为载体,打造御窑廉勤史话长廊;经常性组织陶瓷艺术大师,创作了一批廉政茶杯、保廉灯、百廉钟等青花瓷精品,拍摄微视频《“桠杷”说理》等,通过小小陶瓷工具“桠杷”讲述廉政大道理,先后打造了珠山区德磬园等13个青花色廉洁文化示范点,使廉政文化建设如芳香淳朴的陶泥陶器一般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灵气、更显正气。
       千年窑火不熄的景德镇,已经迈入重塑辉煌的新千年。瓷都人民将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答好“建好试验区、打造新平台”的时代问卷,书写新千年的华彩篇章。(作者: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