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纪委三举措整治基层“微腐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点击数:
    今年5月以来,乐平市纪委把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围绕找线索、抓重点、严追责,将整治“微腐败”触角向基层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依靠群众,“把脉问诊”。针对“微腐败”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一方面,乐平市纪委采取入户听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谈心的方式,对社会保障、救灾救济资金和物质分配、惠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收集线索。另一方面,该市纪委积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创新方式收集线索。该市纪委开发了手机APP一键通,以各种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腐败问题,形成了电话举报、信访接待、行政投诉、手机APP随手拍等“四位一体”的举报投诉体系。目前,该市共收集到问题线索67个。
       聚焦关键,找准“病灶”。一是紧盯 “关键人”。针对乡镇(街道),重点盯住财政所、农经站、民政办等重点股室、关键岗位的干部;在农村社区,重点盯住支部书记、主任等人员。二是紧扣 “关键点”。聚焦农村基层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村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三资”管理不规范、惠农政策不落实等问题,作为重点督查事项。三是紧抓“关键事”。针对领导干部,着眼于滥用职权、挥霍浪费等方面的自查自纠;针对普通机关干部,着眼于吃拿卡要、截留挪用等方面的自查自纠;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着眼于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方面的自查自纠。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有价值问题线索22个。
  追责问责,“对症下药”。乐平市纪委充分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推动集中整治基层“微腐败”的深入开展。一是对一般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函询、约谈提醒、诫勉谈话等方式,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1人。二是对问题突出、顶风违纪的,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又追究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并对典型案件通报曝光。截至目前,该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3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0人,对6起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强大震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