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 以“严警纪、促规范、树形象”为抓手 执法窗口服务单位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活动和基层“微腐败”治理,深化提质提效和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存在的“冷、硬、横、推”等突出问题,加强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纪律作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市公安局以“严警纪、促规范、树形象”为抓手,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深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委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一是专题部署。市局党委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听取驻局纪检组的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专门方案,方案突出公安机关的基层执法和窗口特色,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作出了专题部署。二是强化领导。市局成立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纪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由副市长、公安局长何军威担任组长,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方胜平、市纪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组组长、市局党委委员余志军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余志军兼任办公室主任,驻局纪检组、办公室、督察支队、政治部等部门警种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也成立了纪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负责本地纪律作风整顿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三是落实责任。明确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的 “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民警的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强化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立改立行,坚决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问题的领导干部,严肃倒查问责。
二、明确重点,保证活动效果。一是规范基层,便捷群众。基层和执法一线是公安机关执法的主力军和落脚点,是群众面对的第一线,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乃至党群关系,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市局狠抓了派出所、车管所、交警、户政、出入境等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对交警、户政、外事、社区警务、群众报警求助等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窗口单位,牢固树立民生至上、服务第一宗旨观念,开展了“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审批,综合公安内部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实行“一章制”,充分发挥“警务大数据”的运用,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扩充身份证异地办理、流动车管所、错时巡逻防控等操作空间,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二是主动公开,接受监督。以执法办案、行政审批为重点,以信息化为依托,拓宽公开领域,扩大公开范围,组织窗口单位、执法部门进行了公开承诺践诺,通过市县两级办证大厅的电子滚动屏、公安门户网站、微警讯等多种形式,把能够公开的审批事项标准流程、执法工作要求全部公开,公开瓷都公安警务监督电话和微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托服务对象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对每一次执法服务、对每一名与群众接触的民警都进行定向测评,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三是完善措施,强化监督,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信访件的数据月分析制度,改为每周五上午纪检组集中通过对信访投诉总量数据分析和信访线索核查、回访和反馈信息情况汇总,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和群众反映的办事流程不透明、叫号机未配备到位等问题,统一交办相关责任单位限期三个工作日之内整改。涉案财物是本次活动重点内容之一,部分执法部门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未按涉案财物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仍存在办案民警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不及时上交到涉案财物保管中心,甚至有些单位仍没有建立涉案财物台账,对本部门的涉案物品底数不清楚,交接手续亦不规范,1月3日,市局下发涉案财物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情况通报,副市长、公安局长、督察长何军威并作出批示:“请通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立即整改已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自查自纠类似问题,警保部门研究保管中心建设问题,督察部门加强督察”。
三、监督检查,整治突出问题。市局启动市、县两级联动督察、交叉检查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暗访督察。一个月来,市局组织开展集中督导和交叉检查4次,实地检查分、县局25个(次),检查执法窗口单位32个(次),下发通报2期。采取网上督察的方法,检查分(县)局17个次,基层所、队63个次,户籍室12个次。通过主动发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并严肃问责,活动期间共发现发现整改工作时间不在岗、不落实《告知卡》、执法不规范等问题22个,且全部限期整改到位,对乐涌公安分局1名民警进行了纪律处分,对珠山分局1名民警利用警察身份从事非警务活动采取了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措施,对昌江分局2名协警在工作、办案时间打瞌睡,上网打游戏予以辞退。各县(市、区)纪委、督察部门根据市局部署同步组织开展明察暗访18余次,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全市执法服务窗口单位纪律作风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党委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一是专题部署。市局党委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听取驻局纪检组的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专门方案,方案突出公安机关的基层执法和窗口特色,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作出了专题部署。二是强化领导。市局成立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窗口服务单位纪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由副市长、公安局长何军威担任组长,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方胜平、市纪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组组长、市局党委委员余志军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余志军兼任办公室主任,驻局纪检组、办公室、督察支队、政治部等部门警种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也成立了纪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负责本地纪律作风整顿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三是落实责任。明确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的 “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民警的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强化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立改立行,坚决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问题的领导干部,严肃倒查问责。
二、明确重点,保证活动效果。一是规范基层,便捷群众。基层和执法一线是公安机关执法的主力军和落脚点,是群众面对的第一线,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乃至党群关系,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市局狠抓了派出所、车管所、交警、户政、出入境等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对交警、户政、外事、社区警务、群众报警求助等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窗口单位,牢固树立民生至上、服务第一宗旨观念,开展了“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审批,综合公安内部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实行“一章制”,充分发挥“警务大数据”的运用,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扩充身份证异地办理、流动车管所、错时巡逻防控等操作空间,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二是主动公开,接受监督。以执法办案、行政审批为重点,以信息化为依托,拓宽公开领域,扩大公开范围,组织窗口单位、执法部门进行了公开承诺践诺,通过市县两级办证大厅的电子滚动屏、公安门户网站、微警讯等多种形式,把能够公开的审批事项标准流程、执法工作要求全部公开,公开瓷都公安警务监督电话和微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托服务对象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对每一次执法服务、对每一名与群众接触的民警都进行定向测评,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三是完善措施,强化监督,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信访件的数据月分析制度,改为每周五上午纪检组集中通过对信访投诉总量数据分析和信访线索核查、回访和反馈信息情况汇总,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和群众反映的办事流程不透明、叫号机未配备到位等问题,统一交办相关责任单位限期三个工作日之内整改。涉案财物是本次活动重点内容之一,部分执法部门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未按涉案财物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仍存在办案民警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不及时上交到涉案财物保管中心,甚至有些单位仍没有建立涉案财物台账,对本部门的涉案物品底数不清楚,交接手续亦不规范,1月3日,市局下发涉案财物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情况通报,副市长、公安局长、督察长何军威并作出批示:“请通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立即整改已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自查自纠类似问题,警保部门研究保管中心建设问题,督察部门加强督察”。
三、监督检查,整治突出问题。市局启动市、县两级联动督察、交叉检查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暗访督察。一个月来,市局组织开展集中督导和交叉检查4次,实地检查分、县局25个(次),检查执法窗口单位32个(次),下发通报2期。采取网上督察的方法,检查分(县)局17个次,基层所、队63个次,户籍室12个次。通过主动发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并严肃问责,活动期间共发现发现整改工作时间不在岗、不落实《告知卡》、执法不规范等问题22个,且全部限期整改到位,对乐涌公安分局1名民警进行了纪律处分,对珠山分局1名民警利用警察身份从事非警务活动采取了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措施,对昌江分局2名协警在工作、办案时间打瞌睡,上网打游戏予以辞退。各县(市、区)纪委、督察部门根据市局部署同步组织开展明察暗访18余次,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全市执法服务窗口单位纪律作风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