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纪委“四管齐下”提升执纪监督工作水平
2016年换届以来,昌江区纪委在执纪监督工作中,坚持廉政教育、制度管理、巡视巡察、责任追究四管齐下,大幅提升了执纪监督工作水平。
运用廉政教育传递“好声音”。该区通过大力挖掘本地廉政文化教育资源,拍摄了廉政纪录片《走进荷塘》。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廉洁教育馆、大型雕塑、廉政桥等。充分利用“莲荷学堂”这个廉政文化特色品牌,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近一年来,举办作风建设、惩治微腐败、环境大整治等60次专场教育,全区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接受了廉政教育。
运用管理制度把好“廉洁关”。该区为包括纪检干部在内的473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内容涵盖基本情况、奖惩、述职述廉、工作成绩、社会公德、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创新干部家访制度。区纪委常委每年联系3-5名基层纪检干部家庭,以家风带动党风。通过上门家访、定期回访的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关心爱护困难干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巡察实现“全覆盖”。2016年底,该区积极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收到问题线索7件,立案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积极发挥巡查“利剑”作用,组建了3个巡查组,严肃查处“违插”、“微腐败”等各类违纪问题12起,处理党员干部16人,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利益,净化了党风政风,形成极强震慑。
运用责任追究这一“撒手锏”。早在2015年,该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昌江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问责办法》,当年,共有28名党员干部在贯彻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工作中失职失责受到责任追究。《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后,该区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区纪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的18名干部实施问责,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不力的2名干部实施问责。
运用廉政教育传递“好声音”。该区通过大力挖掘本地廉政文化教育资源,拍摄了廉政纪录片《走进荷塘》。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廉洁教育馆、大型雕塑、廉政桥等。充分利用“莲荷学堂”这个廉政文化特色品牌,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近一年来,举办作风建设、惩治微腐败、环境大整治等60次专场教育,全区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接受了廉政教育。
运用管理制度把好“廉洁关”。该区为包括纪检干部在内的473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内容涵盖基本情况、奖惩、述职述廉、工作成绩、社会公德、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创新干部家访制度。区纪委常委每年联系3-5名基层纪检干部家庭,以家风带动党风。通过上门家访、定期回访的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关心爱护困难干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巡察实现“全覆盖”。2016年底,该区积极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收到问题线索7件,立案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积极发挥巡查“利剑”作用,组建了3个巡查组,严肃查处“违插”、“微腐败”等各类违纪问题12起,处理党员干部16人,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利益,净化了党风政风,形成极强震慑。
运用责任追究这一“撒手锏”。早在2015年,该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昌江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问责办法》,当年,共有28名党员干部在贯彻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工作中失职失责受到责任追究。《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后,该区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区纪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的18名干部实施问责,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不力的2名干部实施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