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严肃纪律 多管齐下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编办紧紧围绕严肃纪律、服务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出实招、求实效,着力提升教师编制资源使用管理效益。
一是严肃纪律,保障教师编制规范使用。加强对教育部门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管理,明确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对长期借出教师、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长期有编不补的,相应核减编制。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合理调配全市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
二是精准核编,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需求。坚持总量控制、增减平衡,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按照中央规定的师生比标准核定教职工编制。会同教育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及新建学校进行调研督导,统筹调剂编制,落实编制标准,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需要。支持中小学校及时使用编制补充人员,做到“有编即补”,配齐中小学教师。
三是动态管理,科学配置教师编制资源。按照“省管总量、市管调剂、县管使用”的原则,积极做好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原则上2个学年核定一次编制。探索“县管校聘”管理模式,打破教师流动壁垒,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逐步消除结构性超编、缺编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增强乡村学校师资力量。服务和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重点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编制保障。多渠道推进贫困乡村中小学教师招聘,深入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免费师范生等工作,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的农村学校流动,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一是严肃纪律,保障教师编制规范使用。加强对教育部门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管理,明确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对长期借出教师、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长期有编不补的,相应核减编制。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合理调配全市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
二是精准核编,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需求。坚持总量控制、增减平衡,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按照中央规定的师生比标准核定教职工编制。会同教育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及新建学校进行调研督导,统筹调剂编制,落实编制标准,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需要。支持中小学校及时使用编制补充人员,做到“有编即补”,配齐中小学教师。
三是动态管理,科学配置教师编制资源。按照“省管总量、市管调剂、县管使用”的原则,积极做好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原则上2个学年核定一次编制。探索“县管校聘”管理模式,打破教师流动壁垒,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逐步消除结构性超编、缺编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增强乡村学校师资力量。服务和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重点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编制保障。多渠道推进贫困乡村中小学教师招聘,深入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免费师范生等工作,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的农村学校流动,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