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巡礼】浮梁:理顺“四气” 提质增效 让信访举报工作更有“温度”
浮梁县纪委县监委聚焦信访件办理质量,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程序,加大督办力度,做实做细信访举报“后半篇文章”,着力于提升群众满意度,及时化解矛盾,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2020年信访量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25.56%。
严格受理,信访保密“不漏气”
严格执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制定《信访保密工作制度》,归口集中管理信访件,信访件受理过程封闭运行,严格保密措施和保密责任;结合规范化建设,在接访场所硬件上下功夫,做到高标准高要求,进一步扩大接访场所面积,悬挂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举报人权利义务等制度牌,配备了安检门、急救包、消毒柜、灭火器、更新监控设备等安全设备设施,同时安装了身份证读卡器和来访接待系统等,切实做到“访、信分离”,为群众营造安全、规范、保密的信访环境,搭建与来访群众的“连心桥”,发挥信访部门“晴雨表”作用。
做好接访,方便群众“接地气”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持续做好接访工作。落实委机关领导接访制度,主要领导带头接访,分管、协管领导定期接访,班子成员不定期接访;创新中午接访制度,确保信访室中午有人在岗;变“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定期安排干部到乡镇就地接受群众举报,进村入户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有关知识,听取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不让群众多跑路,2020年全年下访13次,遍及全县16个乡镇。同时做好村级纪检监察员信访信息收集工作,2020年1月举办浮梁县村级纪检监察员培训班,由县纪委县监委信访室主任进行信访知识的专题授课,授课人数达170余人,切实增强队伍素质和能力,提升村级纪检监察员信访知识“深度”,激活基层信访“神经末梢”。
紧盯办理,化解矛盾“很服气”
严格信访工作程序,在受理时详细核对实名举报人身份信息和反映问题详细情况,提升问题线索质量和可查性;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由信访室干部专人及时告知反映人受理情况,并登记在案,做到有据可查;联合案管室等内设科室对办理结果进行审核,让信访件的每个问题得到深挖细查,确保实名反映人及时得到反馈,反馈方式以当面反馈为主,化解群众不满、答疑解惑。2020年以来共收到实名举报59件,所有实名举报均在办结后及时进行了反馈,反馈率100%。
在做好办理工作的同时,不放松督查工作。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常态化督办机制,通过电话督办和现场督办等方式,加大信访件办理力度,压紧压实承办部门责任,切实提高年度信访问题线索办结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020年全年实地督办7次,电话督办39次,当面督办5次,信访问题线索办结率71.07%。
澄清正名,干部干事有底气
“感谢组织的关心爱护,帮我卸下了心里的包袱,让我继续轻装上阵,以后一定更好完成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待......”黄坛乡党政办副主任董春雷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说道。2019年,他被匿名举报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经初核不实,黄坛乡纪委通过书面方式发函到其所在支部予以澄清正名。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对澄清正名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对2018年以来实名举报查否信访件进行梳理汇总,积极指导乡镇纪委做好澄清正名工作,不断推进澄清正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计为不实举报对象澄清正名20次,其中县本级澄清正名1次,乡镇纪委澄清正名19次。
严格受理,信访保密“不漏气”
严格执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制定《信访保密工作制度》,归口集中管理信访件,信访件受理过程封闭运行,严格保密措施和保密责任;结合规范化建设,在接访场所硬件上下功夫,做到高标准高要求,进一步扩大接访场所面积,悬挂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举报人权利义务等制度牌,配备了安检门、急救包、消毒柜、灭火器、更新监控设备等安全设备设施,同时安装了身份证读卡器和来访接待系统等,切实做到“访、信分离”,为群众营造安全、规范、保密的信访环境,搭建与来访群众的“连心桥”,发挥信访部门“晴雨表”作用。
做好接访,方便群众“接地气”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持续做好接访工作。落实委机关领导接访制度,主要领导带头接访,分管、协管领导定期接访,班子成员不定期接访;创新中午接访制度,确保信访室中午有人在岗;变“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定期安排干部到乡镇就地接受群众举报,进村入户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有关知识,听取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不让群众多跑路,2020年全年下访13次,遍及全县16个乡镇。同时做好村级纪检监察员信访信息收集工作,2020年1月举办浮梁县村级纪检监察员培训班,由县纪委县监委信访室主任进行信访知识的专题授课,授课人数达170余人,切实增强队伍素质和能力,提升村级纪检监察员信访知识“深度”,激活基层信访“神经末梢”。
紧盯办理,化解矛盾“很服气”
严格信访工作程序,在受理时详细核对实名举报人身份信息和反映问题详细情况,提升问题线索质量和可查性;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由信访室干部专人及时告知反映人受理情况,并登记在案,做到有据可查;联合案管室等内设科室对办理结果进行审核,让信访件的每个问题得到深挖细查,确保实名反映人及时得到反馈,反馈方式以当面反馈为主,化解群众不满、答疑解惑。2020年以来共收到实名举报59件,所有实名举报均在办结后及时进行了反馈,反馈率100%。
在做好办理工作的同时,不放松督查工作。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常态化督办机制,通过电话督办和现场督办等方式,加大信访件办理力度,压紧压实承办部门责任,切实提高年度信访问题线索办结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020年全年实地督办7次,电话督办39次,当面督办5次,信访问题线索办结率71.07%。
澄清正名,干部干事有底气
“感谢组织的关心爱护,帮我卸下了心里的包袱,让我继续轻装上阵,以后一定更好完成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待......”黄坛乡党政办副主任董春雷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说道。2019年,他被匿名举报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经初核不实,黄坛乡纪委通过书面方式发函到其所在支部予以澄清正名。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对澄清正名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对2018年以来实名举报查否信访件进行梳理汇总,积极指导乡镇纪委做好澄清正名工作,不断推进澄清正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计为不实举报对象澄清正名20次,其中县本级澄清正名1次,乡镇纪委澄清正名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