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瓷都廉政网-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瓷都廉政 >> 浏览文章
【回眸2024】昌江区:做实做细回访教育 助推干部担当作为
受到处分后,心里沉甸甸的,做事也没激情了,感谢组织的关心,多次上门为我解开心结,让我重拾信心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昌江区丽阳镇某村干部张某对前来回访的区纪委监委干部说道。
此前,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张某在工作中变得瞻前顾后,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不高。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昌江区纪委监委对张某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回访教育,以“自案”照“自身”促“自改”,帮助张某放下包袱、解开心结、重拾干事创业的激情。
惩处不是主要目的,将“跌倒”干部扶起才是根本。昌江区纪委监委着力在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上下功夫,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建立分层分级回访制度,对不同回访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帮助“跌倒”干部站起来、干起来。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已先后对37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个性化回访教育。
为确保回访教育取得实效,推动受处分党员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昌江区纪委监委采取分级分类的回访策略,结合受访者在思想、工作、生活等多个维度的表现,形成一份详尽的“个人画像”报告,深入剖析受访者的个人性格、年龄层次、职务等级以及所受处分的类型等因素,“一对一”定制回访教育方案及谈话要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为强化回访教育成果运用,昌江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回访教育与容错纠错、选拔任用机制衔接和实践路径。根据回访和日常工作了解情况,对受处分人员态度表现、工作成绩等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建立回访档案,及时向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反馈,并将其作为评先表彰、提拔使用、回复党风廉政意见的重要参考,帮助党员干部重拾干事创业的热情。
“回访教育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的暖心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要让‘有错’干部变成‘有为’干部,争取达到回访一人、帮带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撰稿:王传强、张玲玲;核稿:周怀钦
此前,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张某在工作中变得瞻前顾后,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不高。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昌江区纪委监委对张某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回访教育,以“自案”照“自身”促“自改”,帮助张某放下包袱、解开心结、重拾干事创业的激情。
惩处不是主要目的,将“跌倒”干部扶起才是根本。昌江区纪委监委着力在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上下功夫,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建立分层分级回访制度,对不同回访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帮助“跌倒”干部站起来、干起来。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已先后对37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个性化回访教育。
为确保回访教育取得实效,推动受处分党员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昌江区纪委监委采取分级分类的回访策略,结合受访者在思想、工作、生活等多个维度的表现,形成一份详尽的“个人画像”报告,深入剖析受访者的个人性格、年龄层次、职务等级以及所受处分的类型等因素,“一对一”定制回访教育方案及谈话要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为强化回访教育成果运用,昌江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回访教育与容错纠错、选拔任用机制衔接和实践路径。根据回访和日常工作了解情况,对受处分人员态度表现、工作成绩等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建立回访档案,及时向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反馈,并将其作为评先表彰、提拔使用、回复党风廉政意见的重要参考,帮助党员干部重拾干事创业的热情。
图为昌江区纪委监委干部与回访对象开展谈心谈话。吴子龙 摄
“担心因为之前受过党内警告处分,会影响我参加‘五类人员’选拔考试,还好担心是多余的,我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一名事业编制干部,今后我会更加认真工作,回馈组织的厚爱。”此前受到警告处分影响期满的某社区党委书记说道。在做好跟踪回访的基础上,该区纪委监委结合对被问责受到处理处分人员回访了解情况,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12名干部按规定出具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党风廉政意见,支持组织任用,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回访教育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的暖心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要让‘有错’干部变成‘有为’干部,争取达到回访一人、帮带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撰稿:王传强、张玲玲;核稿:周怀钦